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 九 重陽,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長壽的含意,而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黃金季節,加上農曆八月初八有「閼風」、「閼露」的說法,這個節期被視為避邪消災的一種傳統行為。
今天のの9/9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09/09定义为老人節,这一天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一个特殊时刻。在这一天,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退休人员和晚辈携手共进午餐,或一起去公园散步或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这不仅是一种社会关怀,更是对长者身心健康的一种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家庭温暖。
重陽節起源: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词》已提到了"集終夏入帝宮兮"這句話,其中便有"终夏"與"终秋"之類表達長久安康的心願。而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問孔明於钟繇書》中,就已經寫下了對於農曆中的「七夕」及「寒食」的慶祝活動,並將其延伸至農曆中的其他重要日期,如端午、中元普渡等。
重陽節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著悠遠而神奇的地名。在東漢時期,有一個瘟魔,只要它一現出來,全家就有人病倒,每天有人因病喪命,這帶百姓受盡了瘟魔蹂躪。但後來有一位青年恒景,因疾病差點失去生命後,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以除去瘟魔。他四處尋找師傅,但最終在仙鹤引導下找到了一個古老山上的仙長,那裡住著一個法力無邊的大仙長。恒景苦練武功並獲得降妖寶劍,最终成功打敗了瘟魔,使得全村的人們免受害苦從此以后,每逢農曆正月初五,便有民眾聚集到山上,用茱萸葉避開邪惡勢力的侵擾,並飲用菊花酒以護身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