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
在汉末时期,蒋济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他出任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他出任中护军,并被封侯关内。
景初年间,他担任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在正始十年(249年),他随司马懿推翻了曹爽势力,被晋封都乡侯,但不久后因病去世或自杀身亡,其谥号为景侯。
蒋济生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赤壁之战后,当孙权围攻合肥时,他建议诈称张喜带领千骑援兵已至,使孙权放弃围城而退,从而保全了合肥。此外,他还曾劝阻过强制迁徙江淮民众的计划,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施。但是他的意见并未得到重视,最终导致江淮十余万百姓逃往东吴。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荆州之战中,当关羽对襄阳和樊城发起攻击时,蒋济提出联吴制羽的策略,即通过游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再把江南割让给孙权,以解襄樊之围。这一策略最终成功地帮助解除了樊城之围。
在黄初三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东吴的行动中,由于蒋济的反对,一场由于误判水路情况而失败的战斗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他还曾提出《万机论》,这是一篇关于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问题的小册子,它表达了他对于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些批评和疑虑。
尽管如此,蒋济还是受到了皇帝的信赖和尊重。在黄初七年的晚年,他被赐爵关内侯,并且继续担任重要职务直到去世。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争议,但他的智慧和忠诚无疑是他所处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