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乘机占领德国山东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角色与影响
在1914年的夏季,欧洲两大阵营——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由于这些主要参战国在中国都有势力范围,他们都试图拉拢中国,以保有并扩大其在中国的影响力。
当时,北京政府宣布中立,但随后日本封锁了胶州湾,并要求中国将黄河以南地区划为中立区。这是因为日本已经加入了协约国,而英国则不愿意与其盟友作对。
袁世凯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求助,朱尔典建议袁世凯可以考虑加入协约国,但无需出兵欧洲。袁世凯接受了这一提议,并表示中国将尽可能地精神上和物质上支持协约国。
随后,日军包围并攻占了德军控制的青岛要塞。在此期间,一艘载有数百名中国劳工的法国邮船被德军潜艇击沉,这促使北京政府断绝与德國外交关系,但没有宣布参战。
然而,当美国对德宣战之后,日本得到了英、法、俄等国家的支持,以至于它们承认战后日本在山东地区享有的特权。美国甚至同意了《蓝辛石井协议》,承认日本在华拥有“特殊利益”。
最终,在段祺瑞领导下的政府宣布对奥匈帝国宣战,并且取消了奥匈帝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等措施。此外,中国还派遣了一支军事调查团前往法国,并继续向欧洲和中东派遣劳工。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投降,但是对于山东问题,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牟取利益,没有让予中国一个公道的地位,最终导致巴黎和会上的争议,最终未能签署凡尔赛条约。不过,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亚洲问题,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