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乘机占领德国山东势力范围:从1914年到2020年的历史回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德奥一方国家和法英俄一方国家相继宣战,这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局势。由于这些主要参战国都有势力范围在中国,各国试图通过拉拢中国以保有并扩大其在华势力。
1914年8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中立,但日本第二舰队很快封锁了胶州湾,并要求将黄河以南划为中立区,以便日军行军,并要求撤出胶济铁路沿线及潍县一带的驻军。
袁世凯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求计,朱尔典建议如果中国对德奥宣战,就能与盟友站在同一阵营,对抗协约国中的日本。袁世凯表示考虑加入协约国,但无出兵欧洲。朱尔典则认为不需要实际战斗,只需精神和物质上支持即可。
10月28日,日军包围青岛要塞,最终11月7日攻占青岛。这次事件让中国成为了一个不出兵但被视为“参战国”的角色。
随后,一艘载有500多名中国劳工的法国邮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这促使段祺瑞政府断绝了与德国的外交关系。但是,没有正式宣布参战,只是占据了德租界,并没收了一些资产。
1917年3月14日,美国对德宣战,也加剧了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加拿大的《蓝辛石井协议》确立了美国承认日本在华享有“特殊利益”,而日本则尊重美在华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最终,在段祺瑞领导下的政府于8月14日发布了对奥、匈、比等中央帝国内发动战争的公告。这场战争对于当时的一切帝国主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分割资源和权力的机会,而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主权和利益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