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与北宋的分裂:从金兵入侵到两江之隔
在中国历史上,南宋和北宋是指南方的宋朝后期,即1127年至1279年的政权,以及北方的原有中央政府,从960年至1127年的统治时期。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界线,那就是金兵入侵和中原丧失。
南宋与北宋怎么分,这个问题可以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在政治上,南宋成立于1127年,当时金国攻破了开封,徽宗、钦宗父子被俘,其后便由赵构建立了新的都城临安(今杭州),此即为明确的政治边界。因此,在这一点上说,南宋和北宋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成了两个独立的政权。
在军事层面上,更为直观的是,由于金国对华东地区不断扩张,它们控制下的土地实际上成为了一个与中原相隔离的大片区域。这使得原本属于同一国家的领土变得无法有效管理,不仅经济交流受到阻碍,而且文化上的联系也日渐淡薄。此外,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地区如四川等地,也因为内乱或外患而成为难以收复的地带。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这段时间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大辽”时代(包括辽朝及后来的金朝)以及“小辽”时代(即晚期唐末到元初的一段时期)。
总结来说,“南宋和北송怎么分”的答案其实很直接——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针对中原王朝的心脏地带——开封及其周边区域——发动攻击,并最终导致其覆灭。而这些攻击正是由异族势力——尤其是金国所实施,以后的历史进程才会形成这样一种二元对立视角,将前后的社会生活模式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