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资料文件你知道吗这些典故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

鸡鸣狗盗:孟尝君的奇袭与逃脱之谜

在古代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以其开明和包容著称,他不仅招纳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作为门客,而且对待他们极为公平。然而,在一次出使秦国的过程中,孟尝君却遭到了秦昭王的软禁,并几乎命运难逃一死。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当时秦昭王想让孟尝君担任相国,但由于大臣们怀疑他心存二心,最终改变了主意。为了救下自己和手下人,孟尝君通过妃子求助,这个条件是必须拿齐国那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作交换物。这件狐白裘原本是由一个门客偷来的,而这个门客正是擅长钻狗洞偷东西的人。

当夜晚来临,身处危机中的孟尝君决定采取行动。他派出了一个能够模仿雄鸡叫声的门客,以此作为突破函谷关的大计。当时规定,每天鸡鸣后才能开关,因此半夜里若能听到“喔,喔, 啊”的声音,那么城外所有其他雄鸡就会跟着啼叫,从而打开城门放行。

事实上,这个计划得到了成功。一位会学鸡叫的声音士兵模仿了一声雄鸡啼叫,然后其他城市内外的雄鸡纷纷跟着打鸣,使得守关士兵不得不按照规矩打开函谷关,将已经准备好的车辆及人员放行出去。在这紧要关头,不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还顺利地帮助了他们摆脱困境。

最终,他们成功地离开了秦国,一路追至函谷关,却发现已被逾越多时。可以说,如果不是那些“学雄鸡啼叫”、“装狗进行盗窃”的奇特技艺,即使是在历史上也难以留名于世。而这些事件,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常用的成语——“鸡鸣狗盗”,用来形容那些既无真才实学,又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以及指微不足道或偷偷摸摸行为。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