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知识大全楚才晋用典故

声子深为伍举的才华所倾心。后来,伍举的岳父王子牟因犯罪而逃离楚国,有人诬陷说是伍举出卖了他,这让伍举无奈,只好逃往郑国。这时,声子因为公务需要前往晋国途径郑国,他们在郊外相遇,仿佛回到了旧日的交情。“班荆道故”,他们一同进餐,一起谈论过往。

当声子听取了伍举关于自己遭受冤屈的情况,他深感不平衡。他命令伍举先暂居于晋国待一段时间。一旦完成公事,声子便立即赶到楚国见到令尹(相当于宰相)子木。当子木询问:“晋大夫与楚孰贤?”时,声子首先以恭顺之词回答:“晋卿不如楚。”接着,他进一步解释道:“虽然楚有杰出的才能,但晋实则更能发挥其潜力。”然后详细陈述历史故事,以明确利弊,最终说服了子木,让他决定招回伍举。

“楚才晋用”这个成语比喻的是本土的人才被其他国家所利用。在《不能两全》这篇文章中,由邹韬奋引用的吴晓晨的话中提到了这一点:“既是天赋异秉聪敏的资质,要像削足适履一样去接受这种特殊环境的束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楚才晋用’那是不可能的事。”

从古至今,“班荆道故”的故事流传至今,它讲述的是两个朋友在不同的境遇下重逢的情景。尽管时间和空间将他们分开,但他们之间的情谊依然坚定,如同经历过风雨后的老友一般。

在宋朝时期,当宋向戌将要平息晋、楚之间的纷争时,声子的使者穿梭于各个国家之间。他的使命结束后,他又回到自己的国家,与令尹子木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在这次会面中,他们讨论了关于不同国家间的大臣能力的问题,其中包括对“谁更胜一筹”的探讨。当被问及“哪个大夫更优秀?是不是都跟着那些高级官员走呢?”的时候,声子的回答既含蓄又直白。他说:“虽然这些高级官员(指‘卿材’)来自于我们这里,但实际上是在别国内地得以施展自我。”

正如杞树、梓树以及皮革等物品,从我们的土地运往其他地方一样,即便我们拥有许多宝贵的人才,也最终是在别人的土地上得到应用和发展。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如此,这些人才仍旧能够发挥出极大的效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虽然有很多卓越之士,但却无法完全阻止他们离开,而只能希望他们能够在别的地方取得成功。此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并浪费掉这样宝贵的人才资源。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