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璘 (1136-1199),字元质,一字元宾,学者称广平先生,奉化广平(今大桥镇舒家村)人。南宋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授四明(今宁波)郡学教授,未赴。后任江西转运使干办公事,继为徽州府(今安徽歙县)教授,倡盛学风,丞相留正称为当今第一教官。继任平阳县令,时郡政颇苛,告以县民疾苦,郡守改容而敛。官终宜州通判,以文靖谥焉。
人物生平
少时得闻伊洛之学。青年时游太学,与张、陆等名师交往深入。在陆九渊的指导下,他不仅精通毛、郑《诗》,更是书无所不通。一生乐于教人,无论隆冬酷暑,都日夜讲论,不遗余力。他创立了广平定川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思想流传至今,对理学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人物思想
舒璘的思想既博采众长,又自有独到见解。他主张修养不是顿悟本心,而是要不断磨炼道德品质。他认为孝、悌、忠、信等品质,从小就应致力于培养,并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这些价值观。这一思想在理学史上具有显著地位,是对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一种折衷融合,对后来的朱子哲學产生了影响。
作品与成就
他的著作包括《诗学发微》、《诗礼讲解》等,但已佚失,只存《广平类稿》残卷。此外,他倡导常平制度,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也体现了他对于现实社会问题关注的态度。
总结
舒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领域内尤其擅长于古代诗歌研究,其对儒家的批判性思考也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坚持“修身齐家治国以成天下”的理念,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这一理想,为后人的学习提供了一份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