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家探寻泉州揭秘中国惟一五代十国钱币铸造地的故事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上,我深刻感受到了对这段历史的热爱和探索。作为我国有史以来惟一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钱范,“永隆通宝”的故事不仅证实了泉州是其铸造地,填补了中国钱币铸造史上的重大空白,而且改写了自唐以后无硬质陶范的记载。

来自北京、上海、河南和福建等地的40多位钱币研究专家、学者及钱币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问题。我了解到,五代时期的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而闽王王审知的继承者之一王延羲(后更名为曦)在执政期间曾铸“永隆通宝”流通,但在何处铸造,史籍未注明。

为了弄清“永隆通宝”的铸钱遗址,福建省博物馆经国家文物总局批准,在2002年4月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在承天寺后院的一次令人振奋的挖掘中,不仅发现数以千计“永隆通宝”的字范,还发现与铸钱相关的大量器具,这些珍贵物品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考证,“永隆通宝”被铸于闽景宗王曦永隆四年(公元942年)8月至永隆六年3月,其烧造期甚短。这是一种采用“一錢一範”的浇注法,即直接用于铸造成金银两枚之後即毁掉取用,這些當年的被遺棄於官府鑄地的錢款能夠留存至今且依稀可辨者確實屬於極為罕見,並且非常珍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