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剧泉州五代十国钱币铸造之地人物传记

在不久前,中国钱币学会举办了一场名为“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在泉州举行。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发现,“永隆通宝”陶质阴文钱范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惟一留存至今的铸造工具。这次研讨会不仅证实了“永隆通宝”的铸造地确实在泉州,而且填补了中国钱币史上的一大空白,并且对自唐以后无硬质陶范的事实进行了重新解读。

来自北京、上海、河南和福建等地的40多位钱币研究专家、学者及爱好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据介绍,五代时期的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其王审知继承人之一王延羲(后更名为曦)在执政期间曾发行过名为“永隆通宝”的货币,但关于它是在哪里铸造的问题一直未有明确答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建省博物馆得到了国家文物总局的批准,在2002年4月对承天寺后院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在那里,不仅发现了大量“永隆通宝”的模具,还找到了一些与铸造相关的器具,这让国内外钱币学者都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考古碑文记录和其他历史资料分析,我们知道,“永隆通宝”是在闽景宗王曦统治时期,即公元942年8月至943年3月间被制作出来。这段时间非常短暂,它采用一种特殊工艺,一枚银子一枚模具直接用来制作货币,然后将模具销毁以获取银子。这些当年的废弃于官府工厂里的模具,如今能幸存下来并且依然清晰可见,可谓极其珍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