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空难泉州惟一五代十国钱币铸造地的故事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上,学者们对泉州这片土地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个会议不仅证实了“永隆通宝”陶质阴文钱范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唯一发现的-money-mold-,而且揭开了自唐以后无硬质陶money-mold记载的神秘面纱。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河南和福建等地40多位钱币研究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的参与。

据介绍,五代时期的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其王审知的继承者之一王延羲(后更名为曦)在执政期间曾铸造名为“永隆通宝”的流通货币。但关于它是在何处铸造的问题一直是个谜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福建省博物馆经过国家文物总局批准,在2002年4月对承天寺后院进行了一场科学考古发掘,不仅找到了数以千计的“永隆通宝”money-molds,还发现了一些与铸造相关的小器具,这让国内钱币学者的兴趣被激起了浓厚。

通过考证,“永隆通宝”的铸造时间定位于闽景宗王曦永隆四年(公元942年)8月至 永隆六年3月,那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地段。这类别称为“一钱一范”的直接用于铸造成金银两种金属中的一种,然后再取出字模即刻销毁,以防止非法复制。这些当年的官府用过并遗弃下来的money-molds,因为年代久远且经历磨损,只有极少数依稀可辨而已,它们对于了解那段历史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财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