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门可罗雀的来历
在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书《史记·汲郑列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这句话出自古代历史,将“门可罗雀”的寓意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2、解读“门可罗雀”
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一个非常荒凉无人的地方,即使是小鸟也可以自由地在这里飞翔。后来,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形容一个人官职休闲之后变得冷清无人,或是事业由盛转衰时宾客稀少的情景。
3、“门可罗雀”的典故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大臣——汲黯和郑庄,他们曾经因为其清廉正直而声名显赫,在朝中享有极高的地位。然而,由于他们过于刚直,不愿意与权贵交往,因此最终遭到了汉武帝的排挤,被罢官失势。随着他们失去权力和影响力,他们家中的宾客也相继离去,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就像能够张网捕捉到的小鸟一样孤单无助。在这样的情境下,“门外可设雀罗”这一成语就此产生了,这不仅反映了个人或事业衰败后的悲惨场景,也提醒人们即便是最尊贵的人物,也会面临命运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