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而长孙氏则是他背后的那个女人——一个卓越的女性。古人常用“母仪天下”来形容皇后,意指她应具备高尚的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和仪容,为所有女性树立榜样。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皇后能配得上这个称号,长孙氏即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例子。
作为一位绝对符合“母仪天下的”女主人,她以辅佐丈夫征服世界为己任,而非追求权力或征服男人。在男性的眼中,一旦掌握了权力,便拥有了一切;在女人的眼中,一旦控制了男人,便获得了力量。但长孙氏并未如此追求。她唯一热衷的事便是辅佐她的丈夫征服世界。
翻阅史书,我们发现长孙皇后的首个显著优点就是尽力辅助而不干预政务。早在她还是秦王妃时,就给予李世民巨大支持。当时,李世民与太子和齐王争斗,但在宫廷这条战线上显然处于劣势,那么就有利于李世民最终夺取嫡传之道。而玄武门事变当晚,长孙氏同样站在第一线,不仅解除了李世民的后顾之忧,也坚定了他及其将士们的心志。(《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正因为共患难,从此之后,李世民更加倾心信赖她,即使想讨论朝政事宜,他也总被她以沉默回应。这不是一种避让,而是一种自知其不可及且无需参与政治,以保持清廉与尊严。
除了这一点,更值得我们赞叹的是,她努力避免外戚过分掌控国家大权。在中国历史中,无数朝代因外戚擅权而灭亡,如两汉更是明证。深受舅父高士廉影响的长孙氏自然对此深怀戒慎,因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七月,当李世民准备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时,她极力阻止,对李世敏说:“妾既居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侄布列朝廷。汉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尽管如此,当诏书下达,她私下里坚决反对,并迫使長孫無忌辞职,最终改授他荣誉衔,“开府仪同三司”。从此以后,每当提起这样的事件,都会感到如释重负。
最后,让我们看看关于她的另一段故事:她曾经救过自己的哥哥長孫安業。在贞观元年十二月,有人企图发动政变,被捕入狱,其中包括長孫安業。当时的人都认为他的死刑已成定局,但奇迹般地,还有人试图救他一命,这个人就是長孫皇后。她流着泪告诉李世敏:“安业之罪诚当万死!但天下人都知道,他曾经对臣妾做过绝情之事,如今一旦将他处以极刑,则天下人必然认为是我想报复他,这对于朝廷名誉恐怕会有损害。” 李景山觉得她的理由成立,所以赦免了長孫安業,将其流放嶲州(今四川西昌市)。
从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Long 孙 后 的多方面美德:宽恕前嫌,不计较恩怨;聪明善巧,以智慧维护大局;谨慎处理小事,大义灭亲;忠诚守本分,不介意自己无法参与政治的事务。此外,还有一次故事表明了Long 孙 后 的博学多闻和良好的判断能力。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由於宮中的馬突然死亡,被誤認為宮人失職後殺害,並準備處決宮人的時候,是Long 孋 后 用一個巧妙的手法說服Li 世 密不要杀掉那個宮人,這個手法是在講述一個歷史上的故事—晏子的話語,用來說服Li 世 密不要執行他的決定。
總結來說,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比起Long 孙 后 更适合这个称号——"母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