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由我选去哪个朝代当官,我想来想去,还是选魏晋南北朝。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宋朝最优待文官,但是,在宋朝不能犯事。状元郎陈世美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包公说铡了也就铡了;一代文才苏轼,投放到牢房里弄得死去活来;还有如“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事情,简直像炒一碟小菜。其他朝代看来也不错,但是,常常挨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可不是好玩的。
魏晋南北朝当然也不是很完美,比如战乱时期多于安稳日子,但是当官还是蛮好的,再战乱,当官的首先还是有保障的。单就官员犯事后得到的处分,你就会真切地感觉到:这时期皇恩浩荡啊。
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幸福感定义:没有广大群众的穷苦就不能体现少数精英的幸福。在魏晋南北朝,这恰如斯言啊。在这时节,有些地方王法对下里巴人犯罪是实行“零容忍”的,其立案标准可不是2000元,而是两把稻草的一根头儿。如果你偷了一把稻草,那么,就该杀头!这样的“治安状况”,从此路不拾遗、郡无劫盗,“零容忍”真是成效显著。
有对比度才有幸福感。在魏晋南北 朝,当上了官,那么就从此进入了“自由王国”,只要你守住了“不反皇帝”的底线,那么,你爱干什么你就可以干什么。“违纪”的事情干了,一点事也没有,“犯法”的事情干了呢,也没什么事情。即使犯了前朝与后代规定的小明灯、九天霹雳火等等严重犯罪情事,只要你能够坚持绝食三天,那么,就大事化小,小事化妆,不见天日。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当上高级别领导人的时候,他们会用一种特殊的手段处理问题——断水断电,让你在黑暗中思考你的过错和未来的道路,这样做既能让人感到痛苦,又能让人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发生。
再者,在这个时代,对于那些被指控为犯罪嫌疑人的高级别领导们,他们不会像过去那样用剥皮揎草这种残酷手段逼迫他们认罪,而是一种更加温和但同样有效的手段——罚站。这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心灵折磨方式,将这些被指控的人推到一个高一尺的小土堆上,每天罚站两次,每次7刻时间,这对于身心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但只要他们闭口不答,即便连续几次罚站,也可以免除刑罚。而到了更高层次的地位,如刺史府以上,则改为断食逼供,即关入黑屋,不给饭吃,但每天仍可喝粥,如果连续1000刻(相当于几十小时)依然保持沉默,则无罪释放。
总之,无论是在魏晋南北 朝,是坦白或抗拒,都将决定你的命运。如果坦白则宽大处理,如果抗拒则严格惩办,但若是在年末回家的关键时刻,只要坚决抗拒,就能轻易回家过年,与外界脱离联系,使得一些原本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此乃这一时代特有的法律风貌,它既充满奇特,又充满智慧,为那些想要成为名士或者达官贵族的人提供了一条光明正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