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年的中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诞生了,这就是“土大学”。这种大学不仅迅速涌现,而且在短时间内就能产生显著成果。河南省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先行者,那里的每个县都设立了自己的大学,而一些公社甚至建立了红专综合大学。
这些土大的办学方式十分特别,它们通常是由当地中学改建而来,学校教师被称为教授,而原来的农民则成了“土专家”。教室和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改变,只是在原来的小组基础上成立系。公社级别的红专大学更是热闹非凡,如河南遂平卫星人民公社的红专综合大学,以其10个系、529名学员闻名全国。
各系内容各异,从学习党政策到文艺表演,再到科学技术研究,每一门课程都紧跟时代步伐。在农业系,学生学习高产作物种植;财会系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文艺系则自编自演戏曲、歌曲等。而科学技术研究系则进行了一系列令人震惊中外的实验,如将槐草嫁接稻子、红芋嫁接南瓜等。
城市高校也不甘落后,比如武汉大学物理系,在1958年突然增加到了9个专业,有些新专业连教师都没有,但仍旧开课。这时期正规高校科研成果也与土大相似,不断打破传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北京大学中文系仅35天就撰写出78万字《中国文学史》,生物系40天即编出了《河北省植物志》等等。
这些教育活动不仅展示了国人敢于创新的精神,也体现了当时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一面。不过,这段历史也提醒我们,要正确评价过去,以历史眼光审视那些看似荒唐却又充满活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