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巅,宫中佳人尽显华贵,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何其多哉!鸿雁传书源自古代帝王的后宫秘密,探寻历史故事的真实面纱。皇上是否真的拥有一切?内宫里的人,无论高低贵贱,都应对帝王负责。后妃有森严的等级,以维护后宫秩序。
自唐至明,后宫制度有所变革。唐朝设立了六局二十四司,而明朝则改为六局一司,每局掌管不同事务。一司之下,有宫正掌管戒令责罚,并非简单的美人堆积如山。
皇后的位号与国母相提并论,她以下位的是贵妃,再往下还有诸多称号,如淑、庄、敬、惠、顺、康、宁等。嫔位在妃之下,又分为婕妤昭仪贵人佳丽等名号。而嘉靖时期更是册立九嫔,以区分各级别。
到了清代,顺治年间虽有改革,但未能实施;而康熙时期,则重新定制了妃嫔等级,使得皇后的尊荣与众不同。而这只是表面的繁复,其背后的真实情况,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若只算那些正式有的称呼,那么确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多。但如果将所有进入宮殿的人数加起来,那便不止“三千美人”。明代宮女入宮後永遠不能離開,因此進去無法出來,這樣數量就變得巨大。在嘉靖時期,便選取11岁以上14岁以下者300人入宮,並於此後每年再次舉行選拔。此外清代與明代也有差異,即使如此,一些歷史記錄指出宮女數量可達到3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