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年代,骠国(?-832)曾是一个位于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佛教古国,它的都城名为卑谬,而它下辖18个属国。中国史籍中有志其史略。骠乃藏缅系中的一支,今天已不复存在;或即缅人的前身。这片文化繁荣的土地擅长音乐,801年时,骠国王雍羌甚至遣子献其国乐与唐朝。多涉及佛教。公元832年,这片古老文明最终亡於南诏。
简介
骠国(Pyu),7~9世纪由缅甸骠人(pyū)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建立的一个古老国家,其都城卑谬位于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下游附近,《新唐书》还记载了其他几种异称,如朱波、突罗朱、徒里掘等。在唐代文献记载中,该城市是圆形砖城,有12座门。
这段历史中的角色,即“骠”族,是藏缅系中的一支,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或许是缅人的前身,他们以自己的种族名称作为国家之号。
早在魏晋时期,就有《西南异方志》、《南中八郡志》等书提到了他们的名字,而同样的名称也被翻译成剽、僄、缥、漂越等不同的形式。当时的人们指出,在东汉两次朝贡于掸国之后,这些名称才开始被使用。
伯希和认为,“蒲甘建都以前,以卑蔑为都城时”,这些地方统治着一群叫做“蒲甘”的民族。而到了后来,这些地区逐渐衰落,被新的蒲甘王国所取代,最终融入到更大的缅族社会之中。
与中国的关系
在801年,当时的骠国王雍羌通过南诏王异牟寻引荐,他派遣他的儿子舒难陀带领乐队和舞蹈家前往成都,并随后又来到了西安。他带来了十二首歌曲,以及三十五位乐工,其中内容大多涉及佛教经义。当他们表演的时候,他们用海螺壳和精美铜鼓伴奏,这些铜鼓与唐朝“南蛮”富豪拥有的铜鼓非常相似。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唐德宗授予太常卿的地位,以及他的儿子舒难陀获得太仆卿的地位。此外,中国诗人白居易甚至为了此事写了一首赞颂歌曲,并且代替德宗写了一封覆盖信,对他们表示赞赏说:“得睦邻之善谋,秉事大之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