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级上册历史资料人教版2022中,皮影戏的源起与帝王爱情故事紧密相连。《汉书》记载了这样一段往事:汉武帝深爱李夫人,但她突然去世,皇帝悲痛欲绝。大臣李少翁巧思百出,将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形象,并配以木杆操纵。在夜幕降临之时,他围起帷幕,用蜡烛照亮,向皇帝展示这一切。李夫人的影子在白色布幕前轻盈舞动,让汉武帝感慨万千。
宋代的《事物纪原》也提到了皮影戏,它讲述了市民通过讲三国史话来制作影人,逐渐演变为魏、蜀、吴之间的战争场面。这一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期,每个家庭都可能拥有自己的皮影艺人,并请名师刻制精美的影人。
一个典型的皮影艺人由五根竹棍构成,可以灵活操控每一个部分。表演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高超的手法,还要用线和木杆控制各种表情和姿态,同时伴随着乐器声和唱腔,为观众带来生动的情节。此外,他们还需运用各式各样的道具,如锣鼓等,以增强表演效果。
由于其独特性质以及对技术娴熟艺人的依赖,皮影戏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街头艺术,被称为“一担挑”艺术。这项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地面表演,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关注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