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1368年,41岁的朱元璋在南京宣布称帝,成为明朝的开朝皇帝。随即,朱元璋命重将徐达带兵北伐,接连山东、河南、北京等地区纳入统治范围,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仓皇出逃。这个蒙古语为铁锅的元顺帝,一路是北上跑回了蒙古高原。
于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自己的四儿子朱棣为燕王,镇守北平。但是,这并没有使得 元朝真正灭亡,而是建立了史称“北元”的政权。根据《明史》记载,当时蒙古人还有能拉弓射箭的勇士将近百万,他们可能有所夸张,但确实拥有极其强大的军事力量。
然而,不断的战争和冲突最终导致了北元帝国的覆灭。在1387年和1392年的两次战役中,大明军队分别击败了脱古思帖木儿及其继任者,也速迭儿,最终导致他们被杀死或投降。大约1400年左右,也速迭儿之孙完者帖木儿试图恢复大型帝国,但他的企图最终失败。
尽管如此,在1410年代至1430年代期间,大量的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仍然在两国之间进行着。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土木堡之变,这场灾难性的战斗导致了成吉思汗家族内部分裂,并且加剧了两个民族间长期存在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
到16世纪初,由于不断的小规模冲突和边境争议,以及贸易活动的大力发展,最终促成了双方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常常伴随着恐惧与猜疑,但是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这个阶段不再是以征服与摧毁为主,而更多地注重于维持长城防线以保护自身安全,同时寻求通过贸易来获得和平与繁荣。这段历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国家间交往中的复杂性以及外交策略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