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中的纸上谈兵与实际用兵的对比

赵括:纸上谈兵与实战的悲剧对比

在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军队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都之间的联系。上党局势危急,但其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而是通过使者带着地图向赵国求救。赵孝成王接收了上党,并在两年后,秦国再次围攻时派廉颇率二十多万军队前往救援。但到了长平,上党已经被秦军占领。

尽管如此,廉颇坚守阵地,与远来的秦军僵持,以防御为主。他拒绝与来犯之敌交战,而他们最终不得不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经验丰富,不易引诱出战。”面对这种情况,范雎建议先让赵括替代廉颇,这样才能确保胜利。

赵括曾经因其关于用兵的理论而自视过高,被认为是全国无敌,他的父亲更是不放在眼里。因此,当左右人士议论称“廉颇即将投降”,并提到赵括时,他被召见并任命为新任上将。

然而蔺相如劝阻没有被听从,最终导致四十万大军覆没于长平。这场失败证明了一种错误:纸上的智慧并不等同于实际战斗中的胜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