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应旂生平简介

薛应旂(1500年-1575年),明朝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人。

简介

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因对严嵩不满,被贬为建昌通判、浙江提学副使。

薛方山因得罪严嵩,屡遭严嵩,最终被革职、除功名。在严嵩父子倒台后(注:1562年严嵩父子被罢官回乡,1565年严世藩因谋反被杀),薛方山于七十岁时(1570年)“为陈情乞恩俯赐昭恤,以明出处事”,上了道“乞改致仕疏”(见《五牧薛氏宗谱》2011年版卷一44页),乞求平反、给予‘退休’待遇。疏中叙述了他整个仕途经历。另外,在《方山公纪略》(《五牧薛氏宗谱》卷二5页,著者不详)以及其他一些文章中,更有细节描述。

归居后,专事著述。家富图籍。据清初姜绍书《韵石斋笔谈》称,他的藏书可与吴宽、茅坤、王守仁等人并论。刻印古籍数十种,如《六朝诗集》24种55卷、《四书人物备考》40卷、《宪章录》46卷等。

著书立说

无锡张夏菰川氏纂的《雒闽源流录》(“宗谱”卷一56页)关于薛应旂的记载:“家居垂二十年未尝释卷,专勤著述。每一书成,凡几易稿,皆手自钞誊点窜,未尝借力于人”。

《阳湖县志·儒林条》(“宗谱”卷一100页):“家居二十年,手不释卷。凡一书成,皆数易稿,丹铅狼藉,皆手自点窜”。

据《五牧薛氏宗谱》记载,薛方山的主要著作:《宋元资治通鉴》157卷、《考亭渊源录》24卷、《甲子会记》5卷和《附续甲子会纪》、《四书人物考》40卷、《高士传》、《薛子庸语》6卷、《薛方山纪述》、《宪章录》46卷、《方山文录》、《浙江通志》72卷、《宋方文语》(按:‘宋’为宋濂,‘方’为方孝孺)、《孙子说》、《方山记述》1卷、《方山致义》3卷等。另有其后裔为其刻印的《方山薛先生全集》68卷,收录其诗文等。

历史评价

薛方山在浙江提学副使任上“士论颇协”,后入杭州“七贤祠”崇祀。“七贤祠”位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涌金门外孤山。杭州府为了崇祀为浙江地方做出贡献的官员和文人所建。最初,崇祀的是李泌、白居易、苏轼和林靖逋四人,称“四贤祠”。后增浙江皋司周新、尚书王世贞,又改称“六贤祠”。又后来,杭州等十一府各属儒学生员给杭州府呈书,要求把他请进杭州“六贤祠”崇祀,称为“七贤祠”(见《五牧薛氏宗谱》2011年版,卷二9页《方山公崇祀六贤祠纪略》)。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杭州府知府刘梦谦撰写的《西湖七贤祠祭文》和康熙六年(1667年)的《募修孤山七贤祠疏》等文件,都给予薛方山极高的评价。《祭文》说方山先生:“惟公千秋正气、一代伟人,风节媲乎六贤,师模垂于两浙。”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