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到底有多厉害

“盖凤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凤有仁德之征,竹有君子之节,后之子孙,必有仁居义由昌大乎门闾者。”

义宁陈氏始祖陈公元由福建上杭迁入江西义宁,兴修祠堂,营建新居,以此为新起点。至咸丰元年,陈公元曾孙陈宝箴中举,陈氏家族终于出了个举人,不过彼时之中国,内忧外患,陈宝箴亲眼目睹英法联烧圆明园,因此弃文从武,投身军旅,后来也是官至湖南巡抚。

然而晚清官场,陈宝箴虽有建树,但还是不愿子孙涉政,留有遗言“陈氏后代当做到六字,不治产,不问政。”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是光绪十五年进士,虽吏部主事,但弃职侍奉在父亲陈宝箴身边,罗致人才、革新教育。

陈宝箴被革职后,陈三立先是随父返回江西,1900年陈宝箴离世,陈三立便举家迁居到了江苏金陵。而陈宝箴之子陈寅恪出生于他考中进士的第二年,彼时仅10岁,陈三立就在家中开办了思益学堂,请了国学大师王伯沆、柳翼谋、周大烈等人授课。

陈寅恪不仅学四书五经,还学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1902年,12岁的陈宝箴跟随兄长陈衡恪前往日本学习,但3年后因患足疾而回国,进了上海复旦公学。

众所周知,陈寅恪学识渊博,后来授课教学,说过一句:“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但陈寅恪并非是以一纸文凭来证实自己的学识,从1910年至1925年,陈寅恪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美国哈佛大学等学校念书,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而在求学这条路上,陈寅恪并不注重毕业文凭,但不管是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化,陈寅恪都是精通的。

1925年,陈寅恪回国,被清华大学聘为导师,陈寅恪则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此外,陈寅恪还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陈寅恪在清华授课期间也被人称作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在1932年时,陈寅恪为清华大学新生入学国文考试出题,一题是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另一题是对对子,题目只有三个字“孙行者”。

结果一半以上的考生交了白卷,但由于当时白话文运动正蓬勃发展,因此陈寅恪没少受到批评,对此,陈寅恪恐怕是哭笑不得,本来自己因为第二天要赴北修养,出题匆忙,都没有刻意刁难这届学子,然而这届学子真是学艺不精。

于是陈寅恪只得写了一篇解释文章,表示用“对对子”形式为考题,一可测试考生能否区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二可测试能否区分平仄声,三可测试考生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可考察考生思想条理,这场风波也就这样结束了。

另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最早提出了“敦煌学”的概念,开了敦煌学的先河;陈寅恪所著的《柳如是别传》则为明清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价值的成果。

陈寅恪学识之渊博是公认的,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对其的评价极好,称“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人拉拢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而陈三立不愿替日本人办事,绝食五日以表立场,后忧愤而死,享年85岁;2年后陈寅恪在英国牛津大学任教,还被授予了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

而日本人也曾拉拢过陈寅恪,但陈寅恪也保持了文人之风骨,从而出走中国香港,先后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陈寅恪之履历,无疑是中国近代的文化传奇,即使是现如今,都无人敢说超越他。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