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喊舍:后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
在那个充满变迁与动荡的时代,耶律喊舍(1176-1220年)成为了历史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作为契丹人,他是后辽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在金国和蒙古帝国的连番打击下,后辽不得不东渡鸭绿江,一路撤退至高丽西京平壤,再次向大同江方向逃离。
1217年,一场权力斗争爆发了。耶律统古被杀,他自称为大辽收国王并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就在此时,耶律喊舍又一次出手,将耶律统古取代,并宣布自己为新任王。这一系列复杂的人物更替和权力的转移,让后辽政局变得更加混乱无序。
1218年,当时的一名契丹首领耶律留哥决定投靠蒙古军队,并且引导着十万蒙古、契丹联军以及东夏国元帅胡士兵四处征战,他们围攻着坚守于高丽境内的耶律喊舍。高丽也派出了四十万大军来支援这一战斗,最终他们成功击败了耶律喊舍。
随着这场战争的结束,1220年春天(或说是1219年的春天),后辽王朝正式走向了灭亡之路。 蒙古将其余民众迁移到西楼地区,这标志着一个曾经强大的民族政权彻底消失。而对于那些参与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段沉痛而令人难忘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