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蟠,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宋代归善县(今惠城区)人。元丰八年(1085)举进士,授迪功郎。他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以豪放的笔力著称。在《登第》诗中,他写道:“沧海有风鹏翼健,青云得路马蹄轻。”虽然他获得了仕途上的成功,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晚年隐居在丰湖元妙观,并自号罗浮山人。在那里,他与自然相伴,题诗达千首之多,被誉为梅夫子。
他的作品中,有一首名为《何仙姑祠》的游记留传至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其中提到了谢然和昌黎父的故事,以及奇事留传后世。当时期的人们相信,那里的仙女紫云光烛天,用云母丹炼成红玉飞琼烟,不仅颜色永不老化,还能穿梭翩翩地在空中。这座祠堂就像是深闺中的一个安静之所,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长久的悠闲生活中。
唐庚是另一位同代作家的名字,他曾被谪往惠州,与梅蟠成为朋友,他们经常互相唱和。唐庚曾赠给梅蟠一首名为《采药行》的诗,其中写道:“顺途行歌醉者谁,先生采药山中归。昨日携篮入山去,今日出山香满路。先生年来饭黄精,一旁白发青发交错。不论得失,只要相辅相依,不必担心谗言和豺虎。”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态度,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