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晚唐时期,有一位皇帝被后人誉为“小太宗”,他的名字是李忱,别名也包括李怡、琼俊、光叔。他出生于长安大明宫,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早年因其父母之故,他的身份和地位都有着不凡的一面。
在历史上,人们评价他是一位勤于政事、孜孜求治的君主。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并将其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在即位后,他整顿吏治,并限制了皇亲和宦官的权力,将死于甘露之变中的百官昭雪,使得朝政逐渐稳定下来。
李忱还特别注重人才选拔,对那些有才华但未能及时被提拔的人表示同情,如白居易等。他对待缺乏才能的人则毫不留情,对舅郑光讨论为政之道时发现郑光应对鄙浅,不悦而终不复任民官。这种严格公正的态度赢得了广泛赞誉。
在外交方面,李忱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他的统治期间,被认为是“大中之治”,与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相媲美。在文学上,他本人也有一定的造诣,其诗作收录在《全唐诗》中。
然而,在个人生活方面,由于食用仙丹中毒,他在晚年病痛缠绵,最终驾崩。这段时间里,他依然坚持处理国家事务,但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在他去世之后,由令狐绹摄冢宰负责料理丧事,上谥号为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并葬于贞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