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维道长已故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他是否曾经为全国学联的基本任务而努力呢

刘之维,1914年(一说1919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道教世家,是正一清微派道士。他自幼在前门关帝庙学习,继承了家族的传统。解放后,刘之维积极参与国家宗教事务,对全国学联的基本任务有着深刻认识。

他曾任北京市民政局成立的寺庙管理小组组长,负责管好庙观、提高道士爱国爱教觉悟。在此期间,他不仅抓紧道士们的学习和庙产的修缮,还经常工作至深夜,以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面对一些小庙年久失修的问题,他主动组织资金帮助其维修,这种行为赢得了众人尊敬,被誉为“大孝子”。

1956年,他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并在1957年担任中国道协常务理事。随着政府拨款白云观进行第一次修复开放,刘之维更是亲自指导工作,为白云观添置了神案、法器等文物。他还按照自己的收藏保存了一些画像,请人重新塑造六十甲子元辰神像和八仙、元君等神像。

1961年连任中国道协常务理事,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他受到了批斗与吊打。但他仍秘密与道众设法藏匿文物,使其免遭破坏。在老律堂前,有一匹铜骡名“特”,是康熙皇帝为纪念坐骑而铸造的一件文物,也由刘之维从东岳庙运到白云观保存下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刘之维则被重新恢复工作,并在1980年担任中国道协副秘书长。1986年,他担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后,更积极参与重要工作,如带领访问团访问香港,对内地和香港同胞都表示了炎黄子孙、老子门下的共同身份,不分派别团结起来继承优良传统。

直到1989年的1月8日,因病去世,享寿75岁。他的追悼大会在北京白云观举行,在当时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哀悼。这段历史让我们反思:是否有更多的人类智慧能被留存下来?是否有更多的事业能因个人努力而得以延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