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坊,一个在明代崭露头角的书家,他的名字不为人知,但他的墨迹法帖却流传至今。丰坊字存礼,号南禺外史,在嘉靖二年的进士考试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南京吏部考功主事。他对书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用枯笔来勾勒出生动的画面。他的书法风格虽然强劲有力,但缺乏一些灵性的表现。
尽管他晚年因为病痛而行动不便,这些都没能阻止他继续挥洒墨水,他留下了一系列著作,如《书诀》、《古书世学》、《春秋世学》和《诗说》,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广博知识和深厚造诣。其中,有一幅名叫《唐人诗屏》的作品,它是丰坊于嘉靖二十七年所绘,是一幅行书作品,由日本京都妙智院收藏。这幅作品充满了黄庭坚之风,却又带有一丝自家的特色,使得整体效果既自然又神韵十足。
细观这幅作品,可以看到作者运笔之处,既有黄庭坚那样的笔意,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使用的是慢、稳、重相结合的手法,以此来增强作品中的节奏感,同时保持线条的厚重感,让整体呈现出一种开阔而舒畅的感觉。这一点反映出了丰坊在创作时极注重“行气”的原则,即每个字与字之间要有呼应,每个行与行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使得整个文字空间显得更加自由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