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武教授:在地壳深处的宝藏探索者
在地球科学的广阔领域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晶体结构实验室教授李国武以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对新矿物发现的热情,为全球的地质学界贡献了宝贵的知识。他的工作不仅是为了寻找那些未被人知晓的地球秘密,更是一种对自然奥秘的尊重与敬畏。
“每年全球平均有100多种新矿物被发现,我国大约为1~2种。”李国武教授简洁而明确地总结了近20年的工作成果。在这段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成功发现并命名了70%以上新的矿物,其中包括2019年度国际矿物——碲钨矿,这一荣誉是对他在新矿物发现及晶体结构与化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一致认可。
他的旅程始于家乡华坪县,一次偶然机会中的采集,意外揭开了碲钨矿、乌木石和李氏钨矿三个独特含钨新 miner 的面纱。这三种新 miner 有着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源自金矿化过程,展现了一种罕见且复杂的地质环境。此前,从未有人或机构能够在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野外工作,在短暂时间内再次发掘出如此丰富资源,这无疑证明了李国武及其团队在这一领域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然而,对于这些珍贵的成果,他并不急于求成,“我不知道将来它们能有什么用”,但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使得他能够不断探索,并将这些未知变为已知。他知道,每一次这样的发现都可能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也许它们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对于那些曾经怀疑过“谁知道将来会有什么用”的人来说,李国武的话语充满启示:“我们的工作真的要耐得住寂寞,这种寂寞不仅仅在于工作的枯燥,也在于厚积薄发的耐心。要知道,一旦我们发现某种新的 mineral,往往就能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
尽管存在挑战,但对于这个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主业’只有他们一个实验室进行的人类活动来说,Lee Guowu 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事业中来,将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投入到寻找那些隐藏在地壳深处等待着我们的宝藏中,因为“这些成果将为我国未来的资源利用增加一种新的可能性。这才是我最珍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