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的三大营,想必大家也多多少有一定的了解,那是一种很厉害的感觉,实力非凡。然而,这三大营却在最后竟然都全军覆没了。这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其实原因十分复杂,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三大营在土木堡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了,为何会这么惨烈呢?接着往下看。
1、1449年明朝基本情况
相对于我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明代前期的军队实力可以说是十分强大,那时候火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战争。从明太祖时期开始,明军的军事实力就已经比蒙古军队强大很多。而且,有很多著名将领,如徐达、蓝玉等人曾多次深入蒙古族领地,对蒙古族人造成极大的打击,使他们元气大伤。
到了成祖时期,他曾经七次亲自率领军队攻打蒙古,让蒙古士兵伤亡惨重,让蒙古人从此对汉人军队避之不及。然而,这种占据绝对上风的情况并没有一直持续着,一场战役之后,这两方的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在后来的百余年之中,明代的人在与 蒙古族斗争过程中屡战屡败,没有丝毫还手之力。这场战役就是土木堡战役。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的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然后留守京城,而亲率大軍出征。
2、土木堡战役失败带来的影响
这场战役造成重要影响主要有三个:
第一、 明軍中的三個戰營被悉數歼滅。
這些戰營分别是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它們都是以實力的強弱而言,是近乎無敵的一支部隊。但為什麼最後會全軍覆沒呢?
第二、大批高級官員損失慘重。
當時,在朝廷六部之中,大部分文臣武將隨行,其中包括户部尚书王佐等十几位高级官员,他们都是国家机制中的核心力量,但都随同英宗出征,最终也被杀死或俘虜了。
第三、高級將領全部陣亡。
這些名将包括英国公张辅和泰宁侯陈瀛等,他们都是历经无数战争并且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但由于宦官王振不信任他们,将他们剥夺了指挥权,因此无法发挥自己的战斗能力,最终也都阵亡了。
3、土木堡戦敗原因
1449年的土木之变,是明朝中央軍隊第一次發生的一場失敗戰鬥。除了直接因為軍事指揮錯誤外,与長期以來清除北方邊防設施有密切關係,這種北方邊防廢弛是對後來一切所帶來的一場災難性的結果。而於國內士紳階層為防止國家再次陷入宋末狀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因他們擔心會像宋末那樣失去中國利益,所以他們反對任何可能導致國家衰弱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