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宠信巨贪和珅的理由有哪些?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幽默的故事。和珅并不一开始就贪污,他曾经也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在19岁时便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在仅仅7年时间内,就升至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高位。
据《郎潜纪闻》记载,一次乾隆帝出宫,在车中阅览边报,看到要犯脱逃的奏报,不禁有些生气。于是随口背诵了《论语·季氏》中的一段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护卫的人都不知皇帝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有和珅说,“老爷子讲了,负责看守的人难辞其责。”(内臣称皇上为“老爷子”或“佛爷”)
乾隆听了和珅的解释,不禁对和珅刮目相看,怒气也消了。“自是恩遇日隆”,乾隆帝一再破格提拔和珅。就在和珅任御前侍卫的第二年,他被提拔为“六部之首”的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这一年他26岁。
《清史稿·和珅传》用了“骎骎向用”四个字形容和珅升迁之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和珅“坐了直升飞机”。然而,这并非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当海宁来京觐见时,被问及云南总督李侍尧违法事宜时,他不得不供出了实情,从而揭露了李侍尧在任期间多项违法行为。
权力没有监督,就像流毒一样,无孔不入。最终,没有人能阻止权力的无限制扩张,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巨大的贪腐势力,最终导致权力的腐败,以及最终导致死亡。但当我们回望历史,我们却发现,那些曾经掌握绝对权力的人,其命运往往也是由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