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金华浦江的汉族家庭,在元末明初期间活跃,他的作品深受后世推崇。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形式上体现了精湛的手法。他的散文既有质朴简洁之美,又有雍容典雅之气,他对台阁文学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推崇,为后来的台阁体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除了文学上的贡献外,宋濂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洪武二年(1369年),他被奉命主修《元史》,这项工作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曾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对朝廷礼仪制度也有所影响。
然而,由于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最终病逝于夔州。虽然他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宪”,但他的名字和作品依然留给我们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至今仍是研究宋濂及其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