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这个复杂苦命的帝王,从落难王子到荣登九五,他利用了命运的一次次眷顾,但终究陷入声色淫逸之中不能自拔。
妥懽帖睦尔不是嫡子,是元明宗和世㻋的长子,但他的身世因为“明文禅替”的残酷成为了千古疑案。当他当了皇帝后,将造谣罪名扣在已死的八不沙头上,然后铲除权臣之后,本也有思大有为的励精图治。但他最终未能挽回帝国灭亡,只留下了一段复杂的人生。
然而,历史记载中的关于妥懽帖睦尔身份的问题依然存在,一直到明初隐士权衡写下《庚申外史》,将其说成是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宗赵显奉诏出家后的儿子。这段记载本就是胡编,但野史就这样流传下来。甚至到了明永乐年间,这个故事被进一步扩编,说元明宗收了赵显的儿子,并且将赵显说成了元朝驸马,娶公主,还抬出了永乐皇帝作为注脚。
但我们知道,这些都是虚构和夸张。真正的事实是,在广西静江期间,他住进大圆寺,由博学儒僧秋江长老教导,并习书法艺术,使得妥懽帖木儿成为一个有学问、懂书法的人。在回京即位后,他特地下诏舍与该寺常住租五千,为示恩宠。此外,当他受到了上天眷顾,被燕帖木儿阻挠无法顺利即位时,上天又送给他伯颜等忠心支持者,让他能够稳固地掌握政权。
至于脱脱辞相事件,即使脱脱以“时有疾渐羸”为借口请辞相位,也让人怀疑背后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对惠宗政策不满或个人健康问题等。但无论如何,这场政治风波并没有阻止惠宗继续他的励精图治之举,最终还是无法改变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