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便是“随”。杨坚之所以对“随”字有所忌讳,并非因为它本身的含义,而是在于它左边的“耳朵”和右边的“有”组成的形象,让人联想到了当时他担任北周丞相时,即使位高权重,也不过是一介布衣的小小官儿。
然而,这并非全然因他的职务低微。真正原因在于杨坚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聪明才智。他不满足于父亲的一生平庸,他渴望更高的地位,更大的荣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精心策划,将女儿嫁入宫廷,与太子结为夫妻,以此确保自己的地位。
宣帝即位后,不再理政事,留下了杨坚掌管国家大事。在宣帝去世后,由静帝继位,杨坚继续控制朝政,最终坐上了皇帝宝座。他通过巧妙的手段,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野心,但对于那个曾经给他带来好运但又让人联想到自己起始低微地位的小字——“随”,却始终心存芥蒂。
他将这个字改为“隋”,以示区别与过去。但这也意味着,他无法完全抹去那些年轻时期作为一个普通官员的心情,那份不甘和渴望。一旦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就必须承受其伴来的种种后果。正是这样的思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一步都可能决定一个人命运,或许连一个简单的一个字,都能影响到整个家族甚至帝国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