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反复探讨对世界历史的理解

日本乘机占领德国山东势力范围:探讨对世界历史的理解

1914年8月初,同盟国中的德、奥国家与协约国中的法、英、俄国家相继向对方宣战。由于这些主要参战国在中国都有势力范围,他们都试图拉拢中国,以期保有并扩大其在中国的影响力。

8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中立。随后,日本第二舰队封锁胶州湾,要求中国将黄河以南划为中立区,以便日军行军,并要求撤出胶济铁路沿线及潍县一带的驻军。

袁世凯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求计。朱告诉袁世凯:日本已经加入了协约国,而英国作为盟友不能让协约国成员欺负其他成员。如果中国对德、奥宣战,那么我们就能得到更好的位置来处理这件事。袁世凯表示考虑加入协约国,但不需要派兵到欧洲作战。朱尔典认为这样做即可满足盟友义务。

10月28日,日军包围青岛要塞,而德皇威廉二世电令德军坚守至最后一人。当天晚些时候,日军攻下青岛,并迫使要塞司令投降。

1917年3月初,一艘载有500多名中国劳工的法国邮船被德潜艇击沉。这促使北京政府外交部照会德公使断绝外交关系,但未宣布参战。此后,中国接管了德租界,并海军建设上控制了自战争以来拘留在港口121艘德船。但是,没有取消侨民领事裁判权。

4月6日美国对 德宣战,这引发了关于是否参战的问题。在此期间,日本已和英、法、俄四个国家达成秘密谅解,其中承认日本在山东拥有特权;段祺瑞政府获得三亿两千万银元;法国则以支持日本为条件同意这一安排。此时美方也同意 中国参与战斗并于11月2日签订《蓝辛石井协议》,承认 日本享有一定利益,同时尊重美利坚的地位优待政策。

8月14日段祺瑞发布战争声明后,有关各帝国主义国家继续争夺地位和利益。在巴黎和会上,最终没有改变 日本在大陆上的霸主地位,使得再次恢复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局面,即便是“参战”、“胜利”的身份下仍旧是一只受欺凌伤害的羔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