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后人主皆不立后。然文宗崩,既有太子,仇士良等废之而立武宗。武宗崩,既有皇子,诸宦官废之而立宣宗。宣宗崩,遗命立夔王,王宗实等废之而立懿宗。虽当时中人专权,古今所无,亦因椒房虚位。宫闱无主,以至于所谓皇子者,大多数在宫廷中的地位微弱,无宠无威,因此上宫弥留之际,即便是宰辅也隔在外庭,而中人遂得以肆行无忌,不仅违背了诏旨,还私下里册封自己的心仪对象为皇后,却又难以禁止。
唐朝的一切历史似乎都可以从玄宗这儿一刀切开,就连帝王的婚姻和册封也不例外。在玄宗之后的历代皇帝,没有一个能够正常、公开地册立自己的皇后。这一点,与张燧的观点相呼应,他曾经指出那些被尊称为“贞懿”、“庄宪”的妃嫔,其真正的地位只是追赠或是因为儿子的登基而被提升为太后的附属品。
代宗时期,有个独孤氏,她本身就是贵族家庭的女儿,对书学有成,又美丽迷人,所以深受代宗青睐。但她生下的女儿华阳公主早逝,她悲伤过度导致病重去世,最终被谥号为贞懿皇后,这样的故事让人们感慨这些妃子的悲剧命运。
顺宗时期,有个姓王的妃嫔,她是宪祖(即顺祖)的母亲。在顺祖推行改革期间,一场大的反弹由宦官引发,他们强迫顺祖退位,让他成为太上皇,而这个妃嫔则成了太上皇后。当顺祖去世後,由于受到大臣压力巨大,他们将她的位置迁出了宫廷,这些折磨导致她伤心死去,被追谥为“庄恭”或“庄严”。
在这些女性中,最值得成为正式皇后的郭贵妃甚至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更别提其他人的情况了。而这种现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借口,让未来的大臣们不再需要担心册立正规的妻子,只需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持权力的平衡。
张燧认为,这正是缺乏合法性与正义性的结果,因为除了天子的权力以外,在朝堂内外几乎只有两股力量——后宫及宦官势力——能左右乾坤。一旦失去了一个关键角色——即使是一名普通丈夫的心爱伴侣,那么整个局面就容易转向一种单边控制状态,即由一群掌握实际权力的御史台成员做决定他们如何处理国家事务,并用假圣旨来授权自己行动,从而剥夺了所有其他可能挑战这一局面的参与者——包括政府高级官员和地方长官——任何能力对抗他们的手段。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合适、受欢迎且拥有足够政治影响力的女性站在男性的身边作为伙伴,每一次选择都带来了灾难性效果,使得帝国陷入更深层次的人质危机。而张燧告诫我们,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存在,它们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极其脆弱且易受操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