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从乞丐一步步奋斗至天下之主,其传奇经历引人好奇。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想知道朱元璋的真实样貌究竟如何?清朝流传下的画像显示他尖耳猴腮,不似好人;然而,在前朝却是一身正气的形象。这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让人难以捉摸。
似乎历史上的帝王都具备器宇轩昂的气质,清朝以前的朱元璋画像确实如此,但另一种却奇丑无比,最让人疑惑的是两种观点都有史料支持,从而导致现代人分不清哪种才是真的。
现代遗传学指出除外部原因影响,同一宗族的人相貌不会差异太远。若说朱元璋面貌与常人不同,即丑陋无比,那么后代中至少应能找到几个相貌类似的人。但翻阅明代帝王画像,没有一幅像他这样尖耳猴腮、下巴如月牙弯曲、满脸黑痣,这样的面貌罕见且在子孙中未发现。
有人认为如果只有朱元璋一人如此,那后世子孙基因变异为寻常人的可能性极小。而历代皇帝是否逼迫画师美化自己或篡改史书,则成为一个巨大的谜题。
反观明朝历代帝王画像,可见朱棣继承皇位后前后的几代肖像与朱元璋正常样貌非常相似,有时甚至可称其为模子刻出来的一致性。这表明了朱元璋的相貌并非如画中所示那么丑陋,而至少符合帝王形象。
因此,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产生争执,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老年半身像和青年全身像,它们虽然存在年龄差异但手法精良细节丰富五官轮廓相同。如果将它们混入历代帝王肖像中,无论谁看都会觉得这都是同一个人。这说明这些作品可能是宫廷画师亲眼接触过皇帝之后所作,以此来体现他们对御用艺人的高标准要求。
除了这两幅共通之处,其余关于朱元璋的描绘大多数差别很大,每一幅都展现了不同的神态与姿势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此外图中的衣物佩饰更接近汉朝风格,与明代风格迥异,只有长下巴颧骨突出的特征共同点,使得每个人心中的“真实”面目各自猜测而成,因此显得差异极大。根据猜想创作,不可谓没有可能,因为之前也有基于史料推断创作过其他皇室成员肖像,只不过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罢了。
因此,看来最合理的结论应该是正史记载那样,一派正气。如果说他的相貌极端丑陋,一定会留下详尽描述,但实际上找到的史料仅仅提到:“其伟,异于常人。”古往今来的开国君主被赠予夸张的手段,以彰显他们超凡脱俗的地位,是由天命选定的统治者。在描述开国英雄时,用夸张语言强调他们与众不同,这也是自然的事态发展过程之一,就如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生龙角等特殊描写一样,都旨在区分臣民和天子身份,并塑造其神秘感。《太祖实录》也提到,在即将登基前夕,梦见真龙环绕,从而改变了他的面容,使之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一般模样,或许我们对这个版本更加接受,因为它符合我们的认知模式——“你相信眼睛看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