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献中,扶桑既是树名,也是国名,它的多重含义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山海经》中提到的扶桑,是一种高达四十多米的巨木,其叶如桑叶,春花盛开,喜阳光生长于山麓河谷之中。在汉唐时期,“扶桑树”一词常用来指代这类壮观的大树。
然而,扶桑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称谓——它曾被视作一个国家,《梁书·扶桑国传》记载此地位于大汉东二万余里处,因其土多扶桑木而得名。据史书记载,这个国家的人民以扶桑果实为食,以树皮织布成衣,以皮制成纸。此外,由于这个国名与日本相对应,因此后世便将“扶桑”作为日本的一种代称。
从“日本”的字面意义上看,“本”字象征着草木根基,而以“日本”命名,则暗示着太阳和太阳神树之所在地。在历史上,有些岛上的古代列国也自称为“扶桑”,这反映出中国古人和日本人共享的一种宇宙结构观念,即认为世界中心在太阳下方。
此外,日本还曾有过另一个古称——倭国,或称倭奴国。而在韩剧《大长今》中,便使用了“倭寇”这一名称来指代日本人。这一叫法与明代对侵扰边境者或盗匪的泛称有关,并且这种呼号源自于历史悠久的对日交流和交往。
总结来说,将Japan重新命名为Fusang不仅是为了纪录片中的探索,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时间隧道,让我们回望那段充满神秘色彩、文明交流与交融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