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薛谭的青年,他对歌唱充满热情。听闻秦青的歌艺非凡,薛谭便向他学习。在短时间内,他进步显著,甚至被同行赞誉不已。然而,薛谭自视甚高,误以为己所学足以媲美老师,便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阻止他的离开,但第二天,在郊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为薛谭送行。在酒宴上,秦青用拍子伴奏,一曲悲壮之声震撼人心,那声音高亢至极,以至于周围的树木都随之摇曳,而天空中的云朵也暂停了飞翔。
薛谭听后深受感动,对自己之前的骄傲和轻视感到懊悔。他诚恳地向秦青道歉,并请求重新回到老师身边,不再有归家的念头。最终,秦青允许他留下继续学习。这段故事传为典故,用来形容歌声嘹亮到能阻挡云彩飘动,被称为“响遏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