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当代武侠小说,很多人习惯上将“金古梁”并列。不过,如果将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做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此二人的作品风格有着很大差异。他们的名字之争,也如同中国历史地图详细版上的江山锦绣,各有千秋。
古龙的小说几乎完全以江湖的视角来叙事。以《三少爷的剑》为例,我们很难看出这个故事发生于什么时代,但这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它就像是一幅没有时间标记的地图,让读者自由探索。而金庸的大部分作品,都存在强烈的时代感——比如《射雕三部曲》就是典型,它们就像是带有年代标记的地图,每个角落都透露出历史气息。
两位大师知识结构不同,擅长领域不同,从而导致作品风格不同——金庸的作品特点在于厚重,尤其是《射雕三部曲》,会勾起人的家国情怀——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成为许多武侠小说爱好者共同的价值观。而古龙的作品特点在于灵巧——古龙通过巧妙而又大胆的构思,尤其是在心灵活动、情感描述方面,赢得了无数读者,就像是一个精通隐形术的人,用最简洁的手法展现出复杂的情感纵横。
也因为二人的侧重点不同,在为故事中的人物取名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有人认为古龙善于给男子起名字,而金庸则擅长给女子取名字。这其实也是一个关于创作技艺的问题,就像是中国历史地图详细版上每一个位置,都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与智慧。
古龙所起的男名确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且印象深刻:比如李寻欢、律香川,乃至西门吹雪等等。这些名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蕴含着浓厚的武侠气息,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它们不仅仅是姓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而金庸所起女名则让人感到诗情画意、引经据典:比如木婉清,这个名字来自《诗经》的“木兰辞”,或许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个遥远时代,那些用笔墨记录下来的美好瞬间;再比如程灵素,她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那里的智慧和医道,是一种跨越时空传递健康与生命力的方式。在这里,不论是男女主人公,他们都被赋予了一份特殊身份,一份属于自己的命运线索。
因此很多读者喜欢做一番比较:那就是谁更擅长取名字?这是一个充满艺术挑战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对语言本身的一种塑造能力,对人物性格的一种捕捉能力,以及对整个故事氛围的一种调配能力。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就像是在华山论剑一样,让人感到颇为难以回答。这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心理游戏,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去选择自己心中的最佳答案。
以《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设定为例:洪七公他的武功以精进刚猛而著称,而黄药师他的功夫则以灵巧而擅长(比如“兰花拂穴手”)。论武功,即使东邪和北丐之间实力差不多,也都各有所长,有时候即便你无法决定哪方更胜一筹,但两人一起,却能激发出更多无限可能。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两位文学巨匠,他们虽然各自有一套独到的技艺,但是相互辉映,使得整体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彩,就像是中国悠久的地球地图一样,无论如何翻阅总能找到新的奇迹隐藏其中。
因此,我觉得:“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