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至19世纪初,彼得大帝的改革开启了俄罗斯向西方化进程。彼得大帝不仅推行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和经济改革,还努力将俄国融入欧洲国际体系中。他建立了圣彼得堡作为新的首都,以取代莫斯科,并鼓励外国人在国内居住和工作。此外,他还设立了海军学院,培养了一支现代化舰队,为俄国赢得了在黑海、波罗的海和北冰洋上的影响力。
19世纪下半叶,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一次高潮。尼古拉一世实施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加强对农民土地所有权,使之更紧密地控制土地与人口。同时,他也对文化艺术进行支持,如支持建筑学家阿列克谢·科洛莫特金等人的作品,这些都为后来的俄罗斯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期,沙皇政府试图通过改革来缓解国内社会矛盾,但这些努力最终未能阻止1905年的革命爆发。这场革命虽然被镇压,但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个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将要改变整个国家的地理政治格局。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成立,由弗拉基米尔·列宁领导。这段时期见证了极端政策如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以及对资本主义阶级的大规模镇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工业化模式,也引发了全国性的饥荒,如1921年的乌克兰大饥荒。
苏联末期(1980年代),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并推行“开放性”政策(glasnost)和“重建”政策(perestroika)。这两项政策允许更多自由表达意见,同时尝试重新安排经济结构。但随着政治体制松动,不满情绪加剧,最终导致1991年8月苏联解体。随后的时间里,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管理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的地区,以及如何平衡各个民族之间关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