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下载:土地公公的素食智慧
在古老的庙宇里,土地公公和城隍老爷同住一处。城隍老爷以其乐于助人的性格赢得了民众的敬仰,他的一块“有求必应”的大匾挂在庙内显眼位置。黎民们来此斋供时,总是准备丰盛的荤菜,而不忘向城隅老爷致意。
土地公公则相对安静,不喜管闲事,只愿保持平静。他偶尔会躲在墙角睡大觉,因此极少有人朝拜他,只有些简单的素菜作为供品。这天夜晚,当人们离去后,冷清的大殿中只有两位神仙留下。
城隍老爷正在享受美酒佳肴时,土地公公终于忍不住从墙角走出,对他说:“城隍兄,你之所以受到如此敬重,我想知道你有什么特殊本领吗?”城市回答道:“我并无高深本领,但每当黎民遇难,我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境。”
听了这番话,土地公公开心,就问 城市:“你的职位可交给我坐坐,我也试试看能做些什么好事。” 城市答应第二天外出后,让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第二天早晨,当城市出去后,土地公共上了香火台,笑容满面的样子让人难以捉摸。他看到第一位农夫进来请求雨水,那个要的是全国雨浇菜,这让陆地感到困惑,因为只要通知海龙王动手,一阵风就能带来雨水。
接连不断地,有渔民希望太阳晒干鱼,有船夫希望风送客,也有果农希望风不要吹打桃花。这些请求让陆地越发为难,因为如果照做的话,每个人都无法得到自己所需。面对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他开始感到焦虑和迷茫。
就在这个时候,城市回来了,他见到陆地急切的心情,便表示愿意帮忙处理问题。在了解了所有请求之后,城市思考片刻,然后提出一个计划:
半夜降雨,让田野润泽;白日晴朗,让鱼干成熟;春风不再扰桃园;江边送客人而非吹倒桃花枝头。此策既能满足各方需求,又不会破坏其他方面的情况。
听到这样的方案,小土觉得服气,并决定宁愿吃素,不吃荤,从此与城市分居,把原本属于他的庙宇给予城市,并搬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巷子中。但由于那里的空间狭小,即使是最虔诚的人也只能在地上摆放一些豆腐、茶叶和蔬菜作为供品,以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