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包括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至高加索山地区。1236年到1240年,术赤的第二子拔都征服了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的钦察和不里阿耳等部族,并征服了斡罗思,迫使斡罗思各公国称藩纳贡。1243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与元帝国相邻。
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汉次子察合台的封地,以天山南北路为主。初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后于1314年迁都撒马尔罕,在这期间实行改革,并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而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
窝阔台汗國
成吉思汉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以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為範圍。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51年蒙哥即位后,将其父遗留下的领土分割给诸王,使得其势力衰弱,最终被并入元朝。
伊儿汗國
又稱伊爾哈那或伊利哈那,是成吉思汉孙子旭烈兀所建立的一個國家,其領土跨越歐亞兩洲,从黑海到波斯灣,被誉为欧亚文化交汇之地。在旭烈兀死後,其孙阿八哈继袭成为伊兒哈那之主,对外政权进一步巩固,但最终仍然受到元朝影响,不断保持与元朝之间紧密联系。
这些四大蒙古国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各自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们对于整个中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交流与发展,为当时乃至之后数百年的文明史增添了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