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中的蒙古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在自然的风景背景下绽放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是元朝西北宗藩之一。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1236年~1240年,术赤第二子拔都征服了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钦察、不里阿耳等部族,并征服了斡罗思,迫使斡罗思各公国称藩纳贡。1243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汉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即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带。初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后来与元朝皇帝军队争战,最终世祖忽必烈一朝未断。
窝阔台汗 国
成吉思汉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以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为主,被赐给其子贵由。在蒙哥即位后,将分割诸王之势,使各部自立,为国家效力。
伊儿哈那 国
又称伊利哈那,或伊利哈那,是成吉思汉孙子旭烈兀在欧亚大陆中部建立的大帝国,以东滨阿姆河为界,其余地域包括波斯湾。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有部分崇拜其他宗教。此外,还有一些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人口居住于此。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同时也是重要交通枢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