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长河中,大明王朝无疑是最为奇特的一支。它不仅有着一位独具匠心的皇帝,还有一位名叫李廷机的宰相,这人之所以被称作“庙祝宰相”,原因是他辞职后竟然在破庙中隐居五年,连写123封辞职信都未能完成。
李廷机自幼聪慧过人,科举考试中考取榜眼,是全国第二高的成绩,他以清廉著称,在官场上推行改革,鼓励商业发展,为大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才能没有白费,被提拔为内阁首辅,即宰相。
然而,他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手下的万历皇帝。这位皇帝以其懒惰闻名于世,他10岁即位,一直到58岁才去世,但却有30年时间几乎不理朝政。他坚持“三不原则”,对臣子、政事和奏折都不闻不问,这让大明朝廷陷入了深重的困境。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廷机发现自己无法有效地处理国事,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而又精疲力竭。他是个正直且渴望干实事的人,因此越来越感到绝望,最终决定辞去所有职务。但由于万历皇帝根本就看不到奏折,所以他只能不断地写下自己的辞呈,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于是,他决定采取极端措施,将家人送回老家,把房产捐出去,只留下一份决断:即使万历皇帝永远也不再看到这些奏折,他也要坚定地走向自由。在那个时代,这种行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李廷机已经无法再忍受那样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