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是一处天工造化的人间秘境。春来,高山牧场芳草萋萋,鲜花盛开;夏初,杜鹃满山,争奇斗艳;秋至,红叶斑斓,层林尽染;冬季,雪山皑皑,松柏挺立。
走进这个“神秘的河谷”,人们留恋于风光绚丽的景色中,徜徉在千奇百怪的地貌间,欣赏植物世界的绿韵,倾听动物天地的秘语,陶醉于古朴纯挚的民风,不仅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也是一份人类不可多得的人文自然遗产。
从内地前往独龙族所在地路途艰辛,但这并未阻碍他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心性。在这里,他们以传统手法耕作,以原始粗放的手段狩猎与采集,为生活打拼。解放前,这个民族只剩二千多人,但他们顽强地传承着自己弥足珍贵的情感和习俗,以坚韧的心态书写了自己独立而自豪的人类发展史。
2003年7月,当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时,这片土地更加显现出其作为我国南北动植物交汇点,“十字路口”的重要性。这一带既是珍禽异兽乐园,又是第四纪冰川后至今尚存古原生物保存的地方。独龙江流域则是这一王国桂冠上的“绿宝石”。为培育和护卫这颗“绿宝石”,世居这里的人们总是在默默无私地为之奉献。
探索和阐明独龙族父系家族公社遗存,对了解认识人类历史上业已消失了的一些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科学价值。此外,还有纹面的习俗、卡雀哇节日、剽牛祭天等都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对宇宙万物以及大自然力量深刻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歌颂了一代代先人的勇敢与智慧。
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最早期阶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如《大蚂蚁把天地分开》、《嘎美嘎莎造人》、《猎人射太阳》、《人与木朗的争斗》、《洪水滔天》等,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表达,并且展示了一个民族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和毅力。
唱歌对调也是独龍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农历腊月举行的大型庆典还是平常日子的劳动忙碌时刻,都能听到欢快悠扬的声音,这正体现了一种团结合作、共鸣交流的情感交流方式,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归属到了某个共同的事业中去,而这种感觉对于维系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最后,由于1999年的通车事件,使得这个曾经封闭的小村庄打开了大门,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一段连接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之间桥梁延伸过程,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到那份来自远古时代永恒不变的情感,那份源自地球母亲怀抱中的原始生命力,以及那份由祖先留下的智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