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见证过的那些糟心经历
记得那年,我参加了一个被称为“史上最烂的”职场培训。组织者豪情壮语,说这次培训将让我们掌握最新的人际沟通技巧,提升工作效率。但当我踏入会议室,一看就知道事情不对劲。
首先,讲师是个老外,但他说的中文听起来像是拼音表演,他不断地重复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话题,比如“激发潜能”的概念,每个词都像是在挖坑。我尝试提问,只是为了看看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困惑,但讲师只是微笑着拍拍手说:“没问题,我们一起学习。”
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团建活动,其中包括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烤肉比赛。每个人都在拼命烧烤,却不知道怎么分配资源,最终大家围坐在桌边,互相看着对方手中的肉,而自己却啥也没有。这时,我想到了“史上最烂”的定义:既无聊又毫无成效。
但即便如此,那天还是有几个人脸上露出笑容,他们似乎真的觉得这是个宝贵的经验。那时候,我还年轻,不懂得区分真假,就跟他们一起高声欢呼,好像真的有什么收获似的。
后来,当我回头反思,这些所谓的“经验分享”、“创意激发”,其实都是空谈。而且,那位讲师竟然还获得了年度最佳教师奖,这让我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聪明人也会变得迷茫,因为缺少的是实际操作和实质性的指导。
现在回头看,那次培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完全符合人们对于“史上最烂”的期望。尽管那时我的感受充满了沮丧,但从中也学到了一点东西:不要盲目相信一切都会好转,有时候,就是要面对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