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殉节古代朝代顺序口诀何事值得中国人共赴生死场景

王朝迅速地不得人心,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中国历代王朝,在其画上句号时,总有遗老孤忠、文人学士等为之身殉,演出一番壮烈。但在清朝,反响实在寂寥。按道理,这样一个统治中国近300年的异族王朝,在其谢幕之时,总该有几位运筹帷幄的决策之士、执掌国政的机枢之流与国同难才是。但翻遍历史,却不见一个王爷或大臣为之上吊服毒;没有一个都督或总兵为之举枪饮弹。

《清史稿》最后一章《忠义十》里记录的,也只有直隶青县诸生张传楷、山东益都人孙方楷、福建龙溪人王乘龙、江苏江阴人赵彝鼎、江苏高淳诸生施伟等,区区八人,是可怜得很。这其中最堪玩味者,一无天子脚下之人才为爱新觉罗朝舍命亡身;二,没有满洲人的后裔,为祖先的江山变色痛不欲生。难道提笼遛鸟的八旗子弟果然养尊处优以致百无一用,而假作痴呆?

这便是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末殉难者多进士》中指出的:“元代不重儒术,延中始设科取士。顺帝时又停二科始复,其时所谓进士者,已属积轻之势矣。然末年仗节死义者乃多在进士出身之一。”在赵翼抄录的殉难者名单中,全是汉族读书人的名字。

尽管如此,还有一些主演这出“末日节烈大戏”的挑大梁者。一位即使不是翰林也非学士的人物——梁济,以死效忠大清王朝,其选择了北京西城积水潭,不留下壮烈的一片叶子;另一位也是这样一个人——王国维,以颐和园昆明湖自尽,与屈原投汨罗江,如老舍跳太平湖,都让人们感叹中国文人的无奈。

他们选择死亡时间也不免太晚,大有黄花菜已凉的情形。大凡国家灭亡时殉国,小京城破陷时殉国,对抗新政权而拒降于旧皇帝手下还要死去,更不要说复辟失败就更应牺牲生命了。而二位文士各自去世年份,一位1918年,一位1927年,那时候已经过去了六七年,有点如黄花菜已凉般失去了意义。不过,《清史稿》还是给二人留下了一些文字,将两位定性为殉国之士,让历史上的这些忠义人物至少能得到一点点纪念吧!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想,这里面既包括了梁济和王国维对自己的谨慎行事,以及考虑到效忠的大众眼光,也包括了一种对于新时代未来的绝望,以及一些无法言说的个人烦恼。我猜测,他们可能也曾怀疑过是否应该早点做出决定,但最终走向这一步,并不是完全为了最初那份以死明志的情绪,而是一种面对新的局面后的彻底绝望,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苟活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也许觉得,只剩一种方式可以解脱自己。

只有江山社稷才值得有血性的中国人为之一往无前

明末,就完全是一个不同的事态了。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当朱由检知道自己完蛋的时候,他选择在煤山自缢身亡。那时候,无数的人痛哭失声,无数的人因为悲愤而无法安宁,无数的人仓促逃离,无数的人为了国家而献出了生命,那个巨大的京城变成了一个荒废的地方,那个地方充满了哀伤和死亡。

宋末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公元1279年的3月14日,大宋帝国终于走到了它覆灭的一天,当南宋最后一任皇帝赵昺带着他的小队伍逃到海边,被元军包围并被迫跳海 Selbstmord 的事件发生。这场战役后,有超过10万名随从跟随着这个小皇帝一起结束生命,“(陆)秀夫先驱其妻子入海,然后负帝同溺”,这是什么样的惨状!这是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一种恐怖,它超越了人类能够承受的地球尺度,是一种文化灾难,是一种民族灾祸,是一种精神熬煎,让我们深刻理解:只有国家、民族才能让我们保持勇敢与坚持,只有社会才能让我们的信仰得到体现,只有文化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以传承。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时候,有多少英雄豪杰们为了救赎国家而献上了他们宝贵的一切?

正如陈邦瞻撰写于当时的情景那样:“(张)世杰遣小舟至帝所欲取帝至其军中旋谋遁去。(陆)秀夫恐来舟不得免,又虑为敌兵所卖,或被俘辱,因执不肯从云:‘吾君且待此间,则必杀我矣,此乃臣职耳’”。他将这个消息告诉给那弱小但坚定的少年皇帝:“陛下若今日弃我,则陛下的威严亦将尽失矣,我虽微臣,但愿陛下去之前,我必竭尽全力!”然后,他抱起那个孩子像抱儿童一样,把他推入波涛汹涌的小船里,说:“你必须保护好你的家业。”

最终,小船漂泊开去,小船中的所有幸存人员全部沉没,而那些尸体漂浮回来了。这就是历史上最残�agas, 最血腥, 最英烈, 最令人动容的一段传奇。而当所有这些事情已经成为过去,最终却只剩下来看那些浮尸漂泊回来的残骚,最终只能确认一切都结束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真的明白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吗?我们真的明白作为现代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如何行动,以确保我们的未来不会再次经历类似的悲剧吗?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