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援助宋国,与楚国在城淄(今山东淄县南)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楚军实力显然强大。面对如此形势,晋文公向他的舅舅狐偃咨询:“我军兵少,楚军兵多,这次交锋该如何取胜?”狐偃建议采取欺诈手段来对付楚军。
然而,当雍季被征求意见时,他不赞成这种做法,并以比喻语说:“竭泽而渔虽能一日获利,但明年无鱼;焚蔽而田虽能一日获兽,但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然暂时可行,却不是长久之计。”意思是说,即使通过欺骗或破坏环境获得短期的利益,也会导致资源枯竭,最终造成失去更多的后果。
尽管没有更好的方案可供选择,晋文公还是决定采用狐偃的策略。他利用“退避三舍”的承诺,以连续三次后撤为由,将自己的部队引至有利地形,再突然反击,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著名的城濮之战,不仅让楚国遭受惨败,还使得其领袖成得臣最终失败告终。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竭泽而渔”的成语,用来形容一种短视且危险的手段,它虽然可能在某个瞬间带来成功,但却无法保证长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