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宁(588年-665年),原籍万忸氏,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人。其家族世代为鲜卑族,并与北周太师于谨有血缘关系。
在隋末的动乱中,于志宁曾任冠氏县令,但因战乱而被迫辞职。他后来投奔秦王李世民,在晋阳起兵时期担任谋士,并因出色的策略和才华,被授予天策府从事中郎之职。随着秦王李世民的崛起,他也逐渐受到重用,被封黎阳县公,并担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等职务。
唐太宗即位后,于志宁继续发挥影响力,他历任侍中、左仆射、太子太师及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位。在这段时间里,他多次以忠诚和勇敢著称,不畏权贵,以直言进谏,为国家立下不少贡献。
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对武则天的立场问题,于志宁最终被罢免官职,最终病逝於麟德二年(665年)。他的遗容被追赠为定公,以示对其忠诚和贡献的一种认可。
除了政治生涯以外,于志宁还是一位文学家,他著有《 于志宁集》四十卷、《谏苑》二十卷,并参与修撰了多部重要文献,如《隋书》、《律疏》等。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史的编纂工作,对中国古代历史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