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辂(lù)(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载,号素庵,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郕王朱祁钰监国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除名。成化三年(1467年)再度入阁,官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职。
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商辂去世,享寿七十三岁,被赠太傅,并谥文毅。他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并参与纂修《宋元通鉴纲目》等重要文献。
河南历史上的人物生平
在科举考试中的三榜魁之路
出身浙江淳安的商辂,在宣德十年的乡试中一举成为第一名,这是他事业上的起点。在正统十年的会试和殿试中,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状元称号。这使得他成为自黄观以来,再没有任何一人能同时在乡試、會試和殿試都取得第一位的“三元及第”者。
进入内阁与政治生涯
随后,他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不久与刘俨等十人到东阁学习。在此期间,他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被选作展书官。此外,他还曾多次参与重大政治决策,如反对南京迁都计划,以及支持恢复太子的立场。
遭遇猜忌与失势
然而,在景泰八年的事件中,由于他的忠诚言论以及对英宗复辟的支持,使他受到怀疑而被迫下野。但在宪宗即位后的成化三年,他重新回归政坛,并且担任了少保和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高级职位。他致力于推行改革措施,如减省冗员、设立社仓,以改善民生的状况。
立储献言与晚期生活
在宪宗面临继承问题时,商辂积极提议立皇子朱祐樘为太子,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此外,他还主张纪妃居住靠近宫廷,以确保皇子的健康成长,并积极参与诸多国家大事直至去世前夕。
总结评价
作为明朝的一代杰出政治家和学者,其思想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待国家大事持有坚定态度,同时也表现出宽厚仁爱的一面,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其逝世之后,便被追封为太傅并赐予尊贵的谥号——文毅。而他的作品如《蔗山笔尘》、《宋元通鉴纲目》等,也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